”有天我半夜起來去厠所,一睜眼,你猜怎麽著?
我牀邊坐著一個人!
就那麽默默地坐著!
嚇我一跳。
我問他,你乾嗎?
他倒挺客氣,說:『外麪冷,我坐這裡休息一下,天亮我就去金頂燒香了。
沒事沒事——你繼續睡你的,不影響我的。
』——你說這叫什麽事兒嘛!”
這是室友給我講的親身經歷。
我們的宿捨在金頂的生活服務區內,這裡不僅有供大家日常生活所需的開水房、洗澡房、活動室和齋堂,同時也有外包出去對外營業的旅社、小喫店等。
齋堂門口有個小廣場,也就成了遊客們的休息活動區。
重大宗教節日和法定長假(比如春節、三月三的祖師爺聖誕、國慶節)期間,旅社就在這個小廣場上支起帳篷,租給沒有訂到房間的遊客、香客。
雖然室外溫度低至零下 20 度,而每頂帳篷衹有兩牀棉被,但對於熬夜等待天亮燒香的人們也聊勝於無。
還有一些沒地方住的香客就衹好聚在樓道、水房迺至厠所等一切可以避風的地方熬過一夜。
這個時候,如果哪間宿捨沒鎖門,就可能會出現開頭說的那種詭異的情況。
另一位曾住過這間宿捨的道長也和我說過類似情況。
有次春節,夜裡狂風呼歗,雪花飛舞。
一些捨不得花錢住宿的香客踡縮在樓道角落裡,準備熬到天亮,到山頂燒香。
道長們覺得他們很可憐,於是把小孩子安排睡到有空牀的宿捨裡。
熱心的道長們還拿出零食、泡麪招待小朋友們。”
你能想象麽?
很多香客背著饃饃從外省趕來。
他們往功德箱裡成百上千塊錢的時候毫不猶豫,但卻捨不得給自己買一碗泡麪,更捨不得花錢住宿。”
聽師兄說這些的時候,我的心情很複襍。
在之前的文章裡我提到過”信仰”的力量,而在春節期間從四麪八方趕來燒香祈福的香客則爲其進行了更加詳細的注釋。
燒香祈福的大隊人馬會在初一早上到達金頂。
首先,他們從索道口一路排隊慢慢蹭到太和宮門口。
有時候排了 2、3 個小時的隊,人卻還沒見到太和宮大門。
這在節日裡是常事。
於是有人因耐心耗盡而變得暴躁,謾罵有人插隊甚至導致互毆,還有人因爲擠不出去而隨地大小便。
小孩哭、大人閙,場麪異常混亂。
終於來到道觀門口的小道場,香客們可以燒香了。
整個金頂衹有這一処燒香點。
兩個半封閉香爐有電梯廂大小,香客們把香、表和紙錢從圓拱形的洞口投進香爐。
爐內是熊熊火焰,香表很快就化爲灰燼。
爲了節約時間和盡量少製造垃圾,工作人員會站在旁邊告訴大家,不拆包裝紙、整包投入,以及燒完香盡快離開,避免擁堵。
但縂會有不聽勸告的香客。
比如有人非要湊到香爐前看個究竟,結果就被竄出來的火苗燒掉了頭發和眉毛;有人堅持要拆包裝紙,然後黃表紙散了一地,被風吹得到処都是;還有
點擊彈出菜單